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國內 > 正文

        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落地 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汽車救援行業

        時間:2022-10-21 09:25:21    來源:工人日報    

        當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發生故障或者遭遇意外時,汽車救援員需要快速到達現場,對故障和意外進行處理救援,及時讓道路恢復通暢。目前,我國汽車救援行業專業人員的缺口達40萬人,救援市場也在呼吁更加成熟的運行體系。今年6月,人社部正式發布《汽車救援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試行),標志著汽車救援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正式落地。

        當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發生故障或者遭遇意外時,快速到達現場對故障和意外進行處理救援,及時讓道路恢復通暢,這就是汽車救援員吳剛的日常工作。

        形象地說,汽車救援員就是汽車行駛過程中的“急救醫生”。以往,業內存在著救援時效慢、老齡化嚴重、流動大等問題,導致了一定程度的人才缺失。今年6月,人社部正式發布《汽車救援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試行),這意味著汽車救援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正式落地,并且有了明確的職級考核和晉升空間,從業者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和時間賽跑的“急救醫生”

        51歲的吳剛老家在安徽,2000年左右就來到北京打拼,輾轉換了不少工作,最終在汽車救援行業扎根,如今已干了10年,他認為自己的工作“辛苦但重要”。吳剛告訴記者,日里的主要工作內容是接到調度中心的救援任務后,及時趕往現場進行救援。在他處理的情況中,車輪陷落、電池沒電的情況較為普遍。

        據吳剛回憶,汽車救援員偶爾也要處理比較嚴重的救援現場。一次在北京房山附發生了一起由極端天氣導致汽車側翻引發的連續撞車,吳剛和同事們到達現場后,先用吊車將車頭抬起,最后駕駛小型專項作業車逐一將事故車輛拖走,整個救援時長不到半個小時。他說:“在面臨比較緊急的救援情況時,時間顯得尤為重要。”

        從河南汽修學校畢業1年的張陽是吳剛在救援公司帶的徒弟,他是為數不多畢業后一直從事該行業的年輕人,也從師傅吳剛身上學到了許多實踐經驗。“干好這份工作需要吃苦耐勞。”參加工作前,張陽和大多數人一樣認為汽車救援員的工作就是“拖車”,直到工作后才發現并非所想的那樣簡單。

        作為一名擁有豐富經驗的救援“老”人,吳剛認為該工作存在一定的技術門檻。“首先,要熟悉各種救援車的能,根據不同的事故發生情況迅速地制定出相應的救援措施,評估救援風險,在實操過程中還要保證自身及他人安全。”吳剛說。

        出警響應、警示布樁、破拆救援、牽引拖拽、現場清掃……每一項操作都需要救援員們精準實施。而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救援車出現,這也督促著張陽在時也要和時間賽跑,及時更新學,快速掌握新車型的駕駛和操作技術。

        關鍵詞: 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落地 汽車急救醫生有新機遇 汽車救援行業專業人員 汽車救援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