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國內 > 正文

        88%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納入預收費監管 提高行業準入門檻

        時間:2022-09-26 10:45:32    來源:山東教育發布    

        日前,教育部在答復“關于加強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管理的建議”中明確,目前,各地普遍采取銀行托管或風險保證金方式,對非學科類校外培訓預收費進行監管。數據顯示,全國已有9.54萬家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按照監管要求采用銀行托管或風險保證金方式,對培訓預收費實行監管,納入監管的機構比例達88%。

        當前,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受到大幅壓減,非學科類培訓問題開始凸顯。教育部通過通報、約談、調度、督辦等方式,壓實地方主體責任,指導各地分類明確主管部門。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已分類明確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主管部門,初步理清了部門職責,形成了部門協同治理的工作機制。北京市、天津市等約一半省份已出臺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明確了審批登記流程。在標準中,對辦學許可審批、場所面積、開辦資金、消防及安全管理、師資配備等作出了明確要求,提高了行業準入門檻。

        2021年10月,教育部明確要求各地采用銀行托管和風險保證金兩種方式,對校外培訓機構(不區分學科類和非學科類)預收費進行監管,風險保證金最低額度不得低于培訓機構收取的所有學員單個收費周期(3個月)的費用總額。目前,各地普遍采取銀行托管或風險保證金方式,對非學科類校外培訓預收費進行監管,據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統計數據顯示,各地已有9.54萬家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按照監管要求采用銀行托管或風險保證金方式,對培訓預收費實行監管,納入監管的機構比例達88%。

        非學科類校外培訓類型多樣,目前以市場定價為主,“雙減”改革以來,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部署各地開展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排查整治工作,杜絕培訓惡意漲價和超時段收費。從目前監測結果來看,全國非學科類校外培訓價格總體保持平穩。

        下一步,教育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抓好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要求各地在明確主管部門的基礎上,抓緊制定設置標準,嚴格審批登記。進一步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進行常態化監管,全面規范非學科類培訓行為。持續加強非學科類培訓機構預收費監管,完善價格監測,深入開展培訓收費專項排查整治工作,著力防范化解風險,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關鍵詞: 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納入預收費監管 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 風險保證金方式 非學科類校外培訓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